男孩的叛逆期
在孩子2~4歲時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階段,雖然不是特別的激烈,但孩子的叛逆還是會讓家長心驚肉跳。
和很多家長一樣,孩子也是在這個階段,第一次叛逆期也非常的鬧騰,甚至在這個階段還會出現“喜歡和父母對著干”的行為。
比如,在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也不再是一個乖寶寶了,不僅經常不和父母溝通,還總是喜歡頂嘴,說父母的話。這讓很多家長非常的頭疼,面對叛逆的孩子,家長們究竟該怎么辦呢?
一、要清楚孩子叛逆的原因,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1、孩子自身的主觀原因
大部分孩子都是上了初中以后,就會出現叛逆期,而這種情況也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在上了高中以后,他們對父母不再像小時候那么言聽計從,有自己的獨立思想,不再愿意聽父母的話了,
甚至有時候可能會因為父母訓斥孩子而變得很生氣,也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歸結到孩子的身上,這樣一來,孩子也會變得更加不聽話,和父母產生摩擦,變得叛逆。
2、父母沒有樹立好的榜樣
很多父母都喜歡玩手機,在看到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就會直接訓斥孩子,但是這樣做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導致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差,親子關系也會變得越來越差,
因為孩子都是看父母的,父母卻因為玩手機而忽略了孩子的存在,導致孩子和父母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差。
3、親子關系變差
父母如果長時間沉迷于手機,不注重和孩子溝通,孩子的想法也會變得越來越少,從而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溝通。
孩子之所以愛玩手機,其實是因為父母沒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正確的管教,才會導致孩子也變得如此,父母的不良行為會導致孩子也越來越差勁。
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玩手機呢?
1、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玩手機
孩子喜歡玩手機并不是因為手機真的很好玩,真正的原因在于父母沒有在自己面前正確的引導孩子。
父母應該改掉自己玩手機的習慣,不要讓自己的壞習慣影響到了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是需要有權威的,這樣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父母要樹立自己的威嚴,不要總是用命令的語氣對孩子說話,同時也要告訴孩子,什么時候應該放下手機,多花一點時間陪陪孩子。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無法彌補。
2、和孩子制定規則
孩子在一天中除去一定的睡眠時間,最好不要讓孩子使用手機,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親子活動,比如一起讀繪本,一起看書等。
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遠離手機,還能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除此之外,父母也應該給孩子制定一些手機使用規則。比如每天不能把手機放在枕邊,手機放在枕邊不能影響到樓下的鄰居和孩子。
如果你想讓孩子遠離手機,那么你自己首先要放下手機。
如果你希望孩子在假期里不沉迷手機,那么最好給孩子制定一個手機使用規則。比如說學習時間內,每天完成作業后可以玩半個小時手機,周六日可以看一部電影,較小的孩子每天只能看一集動畫片等 。
當規則制定出來后,父母一定要嚴格執行,并且不能讓孩子有撒嬌或者胡攪蠻纏的跡象。
這樣執行起來,才會覺得和孩子之間的約定變得更容易遵守,而不是父母想要的效果。
只有堅持下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父母要以身作則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就是畫出一幅畫,就是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呈現一幅畫。”
要求孩子做什么,父母自己就要首先做到。
自己想要的,要及時給與孩子肯定,并且合理的建議。
孩子看電視的時候,也可以和孩子討論,看完之后,你想要怎么樣的放松,讓孩子自己把握,這樣孩子才會自我管理,也會進步。
2、正確引導孩子
父母平時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只顧著說教,多傾聽孩子的想法。
當孩子和父母對著干時,父母可以試著改變一下自己的溝通方式,先不要急著去責罵,試著用聊天的方式,去打開孩子的心結。
然后再去和孩子溝通,引導孩子明白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這樣孩子才會慢慢的能夠體諒和理解父母。
3、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家長不要一味的去否定孩子的想法,在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時,千萬不要去打斷他,讓他把自己想說的話都說完,這樣才會讓孩子對自己更加的了解,而不是變得越來越自卑。
孩子的意見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能因為家長的一時的打斷而打斷孩子的思路。
圖片來源于網絡
孩子會跟家長頂嘴頂嘴,這一定是有原因的,家長可以多跟孩子進行溝通,幫助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想法,這樣就可以更好的解決問題,促進孩子的成長。
4、家長做好表率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表率作用,時刻保持自己正確的行為習慣,不要讓自己的錯誤給孩子帶來誤導,尤其是孩子在父母面前的表現,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無論如何不能讓自己的行為,影響到孩子,
要不然就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