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回到母親身邊怎么辦?孩子不喜歡踢球,去外面玩就沒那么開心了,不愿意回家,去外面玩就沒那么快樂了。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么我們最好是在走之前就和孩子商量好,如果他不回來,那么我們可以一起出去玩。孩子為什么不想回家呢?我們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玩具,這個玩具可以作為獎勵,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回來的,我想聽你說的話。如果媽媽剛才對你說過,你不聽,有沒有做錯,下次不要這樣了,對嗎?如果沒有做錯,也許孩子永遠不會再聽你說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實孩子還小,不會不懂事,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說一些簡單的話,或者簡單的重復說一兩句,如果孩子還是不聽我們就不要再重復了,如果可以再繼續重復一遍我們就要好好地陪著孩子,因為你重復說過的話,孩子才會記得住,同時我們也可以用一些比較輕松的話術進行強化,孩子就能學會。
4
記得要學會問孩子第二句話,如果可以,那就要問他第三句話。
比如,你上廁所的時候,忘了帶水杯,如果是你在,你會怎么辦?你就直接告訴他:“我會拿著水杯來,我會幫你的。”
如果你想讓孩子幫你洗碗的話,那就要問他第三句話是什么話。
比如,你說:“我覺得你上次還是應該體諒我的。”那么你可以說:“我感覺你今天下午很有一點小緊張。”
而不是說:“你這樣是不對的。”
第二句話——“這種感覺讓我很難過。”
這兩句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真的很糟糕,很糟糕,很無助。
是不是很難受,很想哭,很想笑,可是沒有人能感受到。
第三句話——“你這樣是不對的。”
這兩句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好的,是沒有價值的,是不被愛的。
第四句話——“如果你能把這件事告訴我,我會教你一件事。”
這個時候孩子一般都會選擇把這件事告訴父母。
第四句話——“你想要什么樣的結果?”
這種方式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也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讓孩子更愿意把心中的想法告訴父母。
第五句話——“你說的這個辦法真的能讓我聽話嗎?”
這個辦法,首先父母不要欺騙孩子,不要欺騙孩子。同時也要告訴孩子,我們在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不要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也不要跟孩子說這件事情沒用的話,我們需要把這件事情變成一個現實的事情,比如說我們希望孩子誠實,那么我們就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討這個問題,這樣的話術效果也會更好,讓孩子能夠真正的認識到,做錯了事情要承擔,下次我們要選擇誠實這件事情,這樣的話術可以更好地引導孩子。
第六個話術——“下次再有你這樣做,我就不會懲罰你了”
很多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都喜歡用下面的這種方式。但是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千萬不要說這句話了。
很多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就是把這句話說成了威脅孩子的話,比如說:“你再不聽話,我就不愛你了。”
“我讓你好好學習,你就不聽,你就不高興。”
…………
家長說這些話的時候,其實孩子心里是很不服氣的,他覺得你是在威脅他,他更加不想去上學了。
其實家長的這種做法不僅沒有正確的解決問題,反而還起到了反效果,導致孩子更加的不想去上學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家長停止生氣,而不是發脾氣,家長保持冷靜。
同時,家長對孩子的訴求也應該保持沉默。因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他在學習中的每一次失敗,家長也都應該表現出足夠的耐心,給孩子的學習制造一些適當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