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高清,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аⅴ资源天堂资源库在线,色999日韩自偷自拍美女

南寧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

2020年5月,我收到了一封很長的郵件,發件人是我們北醫的一個醫生,她上過我的選修課。郵件里,她說她家孩子上初一,疫情之后考試成績從年級十幾掉到了一百四十多。那段時間孩子經常發脾氣,說了很多讓人不理解的話,說她沒有快樂,每天都很痛苦,有時看著窗外就流淚,自己呆著會恐懼,說為什么人要活得這么累,是不是等她離開了就再也不會累了……還說她很抑郁,覺得自己的身體得了很嚴重的病,心臟會突然劇痛,不敢呼吸。

這位醫生疫情期間單位也有很大的壓力,醫院家里兩頭跑,她覺得自己也不容易。中間還發現孩子有早戀傾向,她自己先情緒崩潰在辦公室哭了半天,回家后開了家庭會議,她以為會有效果,孩子當時沒說什么,之后每天也在認真學習,但成績依然在下降,考試連平均分都沒過。老師每天布置很多作業,孩子抱怨周末被占用,她就生氣地跟孩子講難道老師不用過周末嗎?覺得孩子不懂感恩。后來,孩子就開始發脾氣,歇斯底里地哭,情緒難以控制。

在中國,我們很多家長主要關注成績,不太關注孩子的情緒,還有孩子的人際關系,很多時候,孩子說「我心情不好」,家長就說「小孩有什么心情」。往往等家長真的發現問題時,孩子的癥狀也會更重一些。這位醫生來找我的時候就說,林老師,我無論如何都沒想到我的孩子可能會抑郁,有心理問題。

2

2005年,我剛做兒童精神科的醫生時,很容易指責父母,覺得是父母把孩子逼病了,這是家庭的問題、學校的問題,最后卻讓孩子病了,會有很多身為媽媽的憤怒。但這樣就導致很多家長做著做著治療就不來了,因為父母覺得自己被指責了,還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就跟我親了,好像我把孩子搶走了。

2009年時,我開始轉向家庭治療。兒童、青少年的家庭治療最早興起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當時,醫生發現傳統的治療有一個問題,孩子來醫院治療,差不多好了,出院回去沒多久又復發了,又來,治好了,回去又復發。還有一個現象是,孩子治好了,但媽媽自殺了。當時醫生們就想看看這些孩子的家里是什么情況,后來果然發現,很多孩子都是有家庭問題的,所以就把治療的目光集中在了家庭上。

家庭治療有系統觀,就是我們跟家庭一起從生物、學校、家庭和社會大的系統去看,我的孩子怎么了,什么時候開始抑郁的,表現是什么,誰先發現的,那你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見,讓大家一起去相互理解。

我們通常會先畫個家譜圖,爸媽,姥姥姥爺,保姆都畫上。有時候也會擴大成家庭幫助者地圖,跟孩子有關系的所有人都納入進來,例如老師、伙伴。起點是孩子有一些問題,我們要讓孩子改變,但是我們會和家長一起去看孩子的狀態可能跟什么有關系,然后通過每個人自己的改變,來幫助孩子發生改變。

其實,主體還是父母去推動這些改變。但有些孩子的父母,真的病得很重。

我們的兒童病房里,都是病得比較重的,大部分都是自殺傾向。他們普遍會說,我媽我爸比我病得重,把我送來住院,他們不來,讓我吃藥,他們不吃。

我有一個來訪者,上初三,他爸爸帶著來找我,說兒子病了。我們有一個治療的工具叫格盤,就是一堆小木頭人,讓孩子去擺,能很快看到問題在哪兒。

我讓那孩子擺格盤,他把自己擺在前面,旁邊站著一大堆同學、老師,看來他在學校人際關系挺好。但爸爸媽媽就離得特別遠,他爸當場一看就竄了,說你什么意思,你把我擺那么遠。我一看這樣,就判斷孩子的問題不太大,他爸爸問題更大。

我讓爸爸先出去,先跟孩子聊聊。然后就得知這個爸爸有暴力傾向,和孩子的媽媽離婚了,再婚后又家暴孩子的繼母。他帶孩子也是因為總覺得孩子跟他較勁,想讓我幫他把孩子變得老實。

我臨床上還遇到過一個孩子,才三年級,在學校常常跟老師鬧矛盾,鬧到不能上學了。后來了解之后我才知道,他爸爸常常在家打他媽媽,他知道要保護媽媽,每次爸爸打媽媽他就報警,報了好幾次,可是警察來了之后,他媽都說沒事兒,他非常生氣。最糟糕的是,他媽媽被打之后還老給他看,你看我這兒又紫了,就是你爸打的,兒子啊,你快好好學習,等你長大了,考了好大學,媽就跟你過,不跟你爸過了。

一個三年級的小男孩,每天這種環境,他受得了嗎?他就在學校跟老師打架。老師覺得特委屈,我正常批評,別人沒事,怎么他就會暴怒?真相就是爸爸對媽媽的暴力,影響到了他在學校跟老師的關系。

我以前經驗不足的時候,特恨家暴,會說「快離了吧」。后來經驗豐富了,就明白了要尊重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你要相信一個人在這段關系里一定有他的獲益。比如這個孩子的媽媽,她的選擇就和她的原生家庭有關,她自己的父親就打她母親,所以她習慣了,每次丈夫對她施暴后都會給她買禮物,兩人很快就變得特親,她還挺高興。

但我需要讓這位媽媽知道,這婚姻你可以要,也可以不要,但你不能老在這樣的一個狀態里,你利用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承擔了很多,孩子在學校和老師的關系背后,影響因素其實在家里。

我也跟孩子說,你爸跟你媽的關系,是他倆的事,跟你沒有關系,你還小,你要怎么保護好自己。后來,那對父母不會在孩子面前發生沖突了,媽媽也不會再去跟孩子訴苦了,過了一段,孩子就回去上學了。

我還遇到過家長,說給我十萬塊,把孩子交給我了,讓我給治好。我說這不是辦法,問題是他早晚還得回你家。

對于兒童青少年來說,父母的作用太強大了,父母如果不變的話,孩子的那點改變瞬間就消失了。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改變,父母變了,你理解他了,孩子的問題就消失了——孩子是最容易吸收整個家庭困難的,孩子病了,往往都是家病了,如果這整個家的病沒有治好,你只治其中一個人是不夠的。

3

其實,在家庭治療方面,我們是有優勢的,因為中國家庭的關系比較緊密,之前德國的老師來中國教家庭治療,他們都會很羨慕中國的家庭關系,整個家庭對孩子的問題也都是很重視的。但在疾病意識方面,我們還比較缺乏,很多家長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特別晚了,孩子病得也很重了。

還有很多家長,會回避孩子生病。有的孩子媽媽都帶著來看好幾年了,爸爸還覺得孩子沒病,其實是無法面對。也有的爸爸帶著來看,媽媽就受不了,覺得不要老往六院跑。我聽一位家長描述過,別人介紹她可以到北大六院來看看,「然后我站在門口一看這是精神專科醫院,我有多么受不了,多么難邁進來。」

即便進了醫院,還有一個大問題,這不僅是目前國內兒童精神科的困局,也是整個精神科的困局——精神科醫生的規范化培訓里面,沒有心理治療的培訓。

在國內,很多是孩子得不到很規范的系統心理治療,特別是一些中小城市,精神科醫生都沒有,更別說兒童精神科醫生。大部分精神科專科醫生能做到的,只是給一個初步的診斷,如果無法靠自己調節過來,就開一些藥。或者不開藥,定期再復查,大部分也就做到這一步,沒有各個流派的心理治療。

很多醫生也不太會跟家長談,談著談著就容易變成指責。家長們接觸的,很多都是年輕的管床大夫,就覺得你這么年輕,居然還說我,你的方式我接受不了。所以好多醫生的困擾就是,家長可太氣人了,說了也不聽。

還有一些家長來六院看了一兩回,沒掛上兒童的號,就掛成人的號。其實對兒童,成人方向的醫生經驗不是特別多,孩子們生病的時候又不會好好配合,這樣一來家長們對醫院的服務也不滿意,后來就不看了,覺得沒什么事。結果后來發現孩子開始割腕、自傷,家長覺得不對,又開始看。

也有人問我,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心理咨詢師,他們是否也能給孩子們提供幫助?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但這個問題也有它的難點——在醫院,精神科醫生缺乏心理治療的培訓,而在社會上,那些執業的心理咨詢師則缺乏醫學相關的知識。

一個心理咨詢師完善的培訓體系,應該包括心理學的培訓,有理論有技能的訓練,還要有醫學的培訓。在美國、德國這些發達國家,他們都會要求心理咨詢師有在醫院工作一年以上的經歷,除了咨詢,這些咨詢師也是可以下診斷的。

對于一個心理咨詢師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鑒別哪些是疾病,什么時候該止步了,然后把問題交給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去處理。但目前,中國的心理咨詢整個行業還不規范,體系也不健全,之前也有家長跟我反映說剛看了一個咨詢師,是政治老師出身,上來就說行了,交幾次錢,保你好,這就特別不專業。還有的咨詢師會污名化精神科醫生,說精神科醫生凈讓孩子瞎吃藥。

除了意識的缺乏,專業醫生、治療師的缺乏,在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還需要在制度上給孩子們更多的保護。

我們一些醫生經常說,明顯是家長的問題導致了孩子生病,但父母就是不配合。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德國,他們是有相關法律法規的,被鄰居舉報或者醫生舉報,說你的孩子有問題,政府就會安排專業人員上門來調查和治療,家長必須得開門。如果不配合,就有可能被取消監護權。

此外,當地還會有一些公益機構,由政府和企業出資辦的,那些在家里遭受暴力的孩子,會被暫時放到那里,避免更多的傷害,也能同時接受專業的治療。在學校,如果老師發現孩子受到家庭的影響,就可以幫忙聯系這個機構。但在我們這兒,這個部分還是比較缺失的。

我遇到過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天天發脾氣,在學校和各種人沖突。爸爸帶他來找我,結束的時候,要約下一次見面,爸爸板著臉說,不用了,我看沒啥事,就是打得輕。

當時,孩子就在診室的桌子邊圍著我轉,不想走。我就看著他,想象5年后或者10年后,這孩子長大了會怎么樣……我見到的很多小時候老被家長打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有暴力傾向。

最后,我也只能看著他走。我在督導的時候,很多專業人員會很自責,覺得我沒有保護好這個孩子,但這是整個體制缺失的問題,我們只是其中的一環,也只能做好份內的事,我們總不能把孩子接回自己家,我們也沒有這個權限。我也在想,有沒有可能成立一些這樣的機構,就針對某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去開展這種服務。

4

所以,我希望我們做家長的能把自己的焦慮放下,讓自己本能的那個部分綻放出來。如果你每天都活得很好,就是給孩子的一個很好的示范。你的孩子每天都在看著你、模仿你,你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不如回到自己身上,你活好你自己,給孩子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然后去關注他有什么困難,和他一起面對他的困難——這才是養育,它應該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去年5月給我寫郵件的那位醫生,她的孩子在治療后恢復得不錯。幾個月前,我又收到了她的郵件。她說,這件事讓她意識到,在養育孩子的路上,她之前做得遠遠不夠,她說:「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很感慨,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也要不斷學習不斷認知自我,才能做一個孩子喜歡的爸爸媽媽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下午12:53
下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下午1:02

相關推薦

  • 送給老婆孩子暖心的話

    親愛的老婆和孩子: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是一個值得慶祝和紀念的日子。我想借此機會,向你們表達我最深的愛意和感激之情。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

    心理健康 2023年6月13日
  • 有沒有不上學強制上學的

    有沒有不上學強制上學的情況? 在中國,上學是每個學生必須履行的責任。然而,在一些地區和學校,仍然存在著強制上學的情況。這些強制上學的情況可能是出于某些特定的原因,例如家庭經濟困難、…

    心理健康 2024年4月18日
  • 青少年心理存在問題

    青少年心理存在問題問題已成為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今年9月,國家衛健委發布《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

    心理健康 2023年3月18日
  • 青少年 心理咨詢(青少年心理咨詢電話)

    近年來, 青少年抑郁、焦慮時有發生, 且有低齡化趨勢, 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兩會剛剛開幕, 已有不少代表委員針對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提出建議。 建立統一的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和干…

    2022年5月16日
  • 青少年 心理

    青少年 心理專家 北京市心理健康援助熱線 杭州 科技日報 江西省委心理健康服務中心 “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多是由心理問題引發的。”我們面對抑郁,能做些什么?記者采訪了兒童心理專…

    心理健康 2023年3月3日
  • 孩子天生膽小焦慮 身體原因

    孩子天生膽小焦慮 身體原因 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不同年齡段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表現,有的孩子是天生的膽小,有人拿他沒辦法,也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多動癥。但是一些兒童的氣質特征,恰好被他們父…

    心理健康 2023年3月23日
  • 做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教案

    教案題目:做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教學目標: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1.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自我…

    心理健康 2024年1月31日
  •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老師招聘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老師招聘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為了提升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許多學校都招聘了心理健康教育老師。作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老師,…

    心理健康 2024年1月12日
  • 青少年心理干預

    青少年心理干預專為厭學癥的預防 兒童青少年心理干預專為厭學癥的預防和治療。當青少年出現厭學癥狀時,有的家長沒有及時發現,而是片面追求咨詢與治療,而不能找出孩子厭學的原因,要減輕心理…

    心理健康 2023年4月24日
  • 小孩不上學換學校

    小孩不上學,是我們所有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有時候,這可能是因為學校的質量不好,或者因為學校的環境不適合孩子。但更重要的是,有時候孩子不上學的原因可能更加復雜和嚴重。 最近,我聽說了一…

    心理健康 2024年4月30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乡县| 邮箱| 岑巩县| 海淀区| 西林县| 聂拉木县| 上饶市| 永顺县| 阳朔县| 黔江区| 金川县| 洛扎县| 镇坪县| 佛山市| 华安县| 神池县| 亚东县| 容城县| 庆云县| 承德市| 丰县| 桃园市| 万州区| 砀山县| 玛多县| 垦利县| 林周县| 宾川县| 凉城县| 乳山市| 汕头市| 黔西| 镇沅| 如皋市| 运城市| 梨树县| 天镇县| 张掖市| 山阳县| 肥西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