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的方法(讓親子溝通如此高效而簡單)
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有愛、能放心去信任的家庭氛圍,是為人父母首要的責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以及模仿的對象。孩子是否愛交際、有交際能力的發展狀況都跟父母有很大的關系。

一、孩子有以下的問題嗎?
孩子是否會沉迷于游戲或者電視劇?顯得孤僻不合群?孩子不愛學習?孩子愛生氣、暴躁?甚至將自己關起來不與外界接觸等問題,當孩子有這些問題出現后,作為為人父母的我們應該怎么辦?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處理呢?這些方法是否有效?其實,初為人父母的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重新審視問題,以發現問題背后的真相,不再將問題當成問題,而是看見問題背后的那份“愛”的心理需求。

二、溝通前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父母自身做作則,讓孩子溝通其實沒有那么困難,有情緒也沒有關系,誰都會有不開心和失望又或者難過的時候,誰都會發出一些疑問。
當溝通中出現情緒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讓對方知道和看見。
對于除了哭鬧還不懂得用其他方式表達情緒的嬰幼兒,我們要示范并且幫助他們用"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這個示范可以通過親子共讀繪本或者故事書本來傳遞,也可以通過父母之間說話時的語言內容來讓孩子學習。

三、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策略?
1、身體力行,發揮父母好榜樣的作用。家長要知道,父母可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有樣學樣地去模仿父母的言行,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交談言行,在孩子面前,要表現出禮貌友善的態度。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首先發揮父母榜樣的作用,會講話的父母更懂得欣賞和贊美別人,更會誠懇地與人交談,會說出讓人在“冬天”里也感覺到溫暖的“良言”,而且能夠更有耐心地與人交談。就比如家里來客人了,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迎接。和孩子出門散步時,主動大方地和認識的鄰居打招呼。好榜樣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社交能力的提高會給你帶來驚喜。人與人之間正確交往的方式、技巧將直接關系到其幸福的家庭生活。小社交家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離不開父母的悉心引導和鍛煉,不能操之過急。當孩子積累了豐富的社交經驗后,他的社交能力會表現得越來越出色。

2、給孩子創造獨立交往的空間。如果?孩子?沒有?秘密?,那么?孩子?將?永遠?不能?長大?。如果?家長?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殺死?孩子?的?生命?。幫助孩子認識別的小伙伴、鼓勵孩子與人交往,保護好孩子在朋友中的面子、協助孩子為朋友做好事情等方面。成人只是孩子生活的環境,而不是孩子生活的主導,在這樣的陪伴中,成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狀態非常輕松、喜悅,孩子吸收了這種狀態也會非常放松喜悅,本身成人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就是一種示范,就已經為孩子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環境。

3、社交中讓孩子建立規則意識。首先,引領孩子能夠融入集體,對集體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行為,在集體中善于與人合作以及發揮自我特長的能力培養;其次引領孩子做錯事后學會道歉,語言上的“對不起,我錯了”、詢問“你能原諒我嗎?”更真誠的道歉語,同時送給小伙伴一份道歉的小禮物;最后引領孩子訂立游戲規則時盡可能地簡明清晰,并配套相應的獎懲措施,一旦規則確立后,大家都嚴格去遵守。規則意識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孩子的自制力弱,有時堅持不住,就會出現違反規則的情況。此時,家長需要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而不是去懲罰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