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犟固執任性(孩子很執拗)
孩子最近一段時間總是過分胡鬧、任性,簡直讓家長崩潰又無奈,那可能是孩子的執拗敏感期到了。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執拗敏感期出現的原因是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當孩子生活范圍進一步擴大以及探索能力不斷提升后,他會發現自己能控制的事物越來越多,當自我內心建立的秩序遭到破壞、拒絕,他會開始產生反抗,這也就導致了孩子的執拗行為。
這種行為一般在孩子2歲左右就有所體現了,基本爆發在3-4歲這個年齡段,基本特征:凡事都得聽我的、我說了算。下面分享幾個輕松應對執拗期的小方法,供大家參考!
理解孩子的想法
當小朋友出現任性胡鬧等行為時,不是他故意和你作對,而是到了敏感執拗期,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已經有了自我主見,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家長首先需要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為,給足理解來減輕孩子的焦慮和不安。
利用合適的教育方式
首先家長們切記不要硬碰硬處理問題,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自我主見,你用強硬的態度對待他。那么他也會用強硬的態度對待你,孩子也會感到委屈難過,最后問題解決不了,反而激化了親子關系。
在教育時我們可以靈活變通,他的要求可以適當滿足,但不能滿足的我們變通一下。
比如小朋友出去玩,到點吃飯了不回家,這個時候家長需要耐心和孩子溝通,我們平視孩子,和孩子說“我知道你很喜歡在這玩,你還想繼續在這呆著,但是我們該回家吃飯了,我再陪你玩5分鐘,下次我們約定好再來玩,那我現在訂上鬧鐘,鬧鐘一響我們就走”
孩子這個時候可能還是不愿意,我們多溝通幾次,這樣會比時間到了直接帶他走好。
多溝通、多描述他的想法和感受,替孩子表達出來,父母也需要保持統一戰線,不要一個人唱黑臉一個人唱白臉,這樣家長也不好建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