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績不好為什么到初中就變好了(為什么有的孩子小學成績好到初中就不好了)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最近,我發現一個朋友很少再找我閑談。我以為她家出了什么大事情,就趕緊登門拜訪。去了以后才知道,原來這一段時間,朋友是在忙給孩子輔導功課。朋友說,她家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處在班里的中下游,照這樣發展下去,明年上初中,估計都跟不上課了。
我勸朋友先別著急,我先觀察觀察她家孩子,跟她家孩子聊聊天。在跟朋友家的孩子聊過以后,我發現朋友家的孩子是個潛力股,上初中學習成績不會變差。朋友不可置信地問我,為什么?我說,上小學成績差,上初中成績就會變好的孩子,都有以下特征。
對待學習很主動
孩子小學學習的課程,和初中學習的課程大不相同。小學階段,孩子學習的課程主要以寫、背為主,只要父母在旁邊督促得嚴,孩子考出不錯的成績,還是很簡單的。但是,初中階段,孩子不僅要寫、背,孩子自己主動鞏固、擴展知識。所以,孩子想要成績好,單靠父母督促是不行了,最主要的是孩子對待學習要主動。
如果家里孩子對待學習很主動,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想法,即便他上小學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學習成績差,等上了初中以后,因為他對待學習有熱情、夠主動,也容易變得學習成績好。
學習態度很踏實
小學階段的課程相對簡單,如果是腦子比較聰明、反應快的孩子,很容易脫穎而出。一般孩子比不了。但是,初中時期的課程,也有它的特點。比如,初中時期的課程多、復雜,孩子如果僅僅憑借一些小聰明,很難一直保持著好的學習成績。所以,在初中階段學習好的孩子,一定是學習態度很踏實,愿意耐下性子打基礎的孩子。
如果家里孩子學習態度踏實,不敷衍學習,即便他上小學的時候,可能看起來慢熱,也不夠聰明、突出,但是上初中以后,因為夠踏實,在學習基礎知識方面,很容易占據優勢,厚積薄發變得學習成績很好。
?每次考試沒考好,會表現出強烈的羞恥感
如果家里孩子每次考試沒考好,他都會表現出強烈的羞恥感。比如他會自責、會哭泣等等。即便他上小學的時候成績不好,但是這份羞恥心,也會督促他不斷上進。等上初中以后,他的學習能力有一定提高,學習方法進一步完善,也會變得學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