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原來是這3種能力有問題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磨蹭)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小編說:孩子的學習問題從來都是父母的頭等大事,早段時間,一位爸爸在陪娃寫作業時,急得叫他“爺叔”!想必很多父母都有同感,當看到孩子寫作業時,這也不會,那也不會,教也教不進去,還在那里拖拖拉拉,邊寫邊玩,就氣不打一處來,但又不知道怎么辦……
如果不管他,讓他“快樂成長”,怕他跟不上學校里的教學進度,如果太嚴厲,又怕方法不當,讓孩子內心受到傷害!
想要解決問題,一定要找對方法。從本期開始,小編為大家請到了孩子的學習問題醫生——美國兒童教育博士劉騁,來和大家分享如何從本質上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
劉騁 博士
美國兒童教育博士
兒童專注力專家
劉氏視聽動?教育亞太區執行長
幫助超過30萬名以上3~16歲間的兒童
突破學習上的挫折與困難
是家長們公認最專業的兒童學習問題醫生
用戶案例分享
去年的4月,小京的媽媽帶著孩子找到了劉博士。這位媽媽對幼升小這件事有著極度的憂慮,因為她敏感地發覺還處于幼兒園階段的女兒就和班上其他小朋友有著或多或少的差距。
比如:小朋友都圍坐在一起聽老師講話的時候,小京會自己站起來走動,并且無法聽從老師的指令。平日里在社區遇到其他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小京不會好好的打招呼,而是直接用手去打對方,屢勸不聽。媽媽拿出符合這個年齡段的圖卡等教材給小京,她只會搞得一團糟,完全沒有能靜下心來學習的態度……
隨后小京的學習能力初測結果顯示,她的視覺、聽覺、運動三方面的能力與她的實際年齡均有著不同程度的落差,特別是運動能力,這個幼兒園大班6歲半孩子的運動能力只有4歲孩子的能力水平。
小京媽媽對檢測的結果并不驚訝,這份報告總結的完全就是自己孩子的問題所在,只是她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法,光著急卻束手無策!
在隨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京京接受了一系列學習能力提升訓練,現在的她,用媽媽的話說,“簡直判若兩人”!孩子其實是聰明的,只是過去幾年能力落差的累計,使得她看上去不如其他孩子。現在,孩子的行為表現不再異常,吸收新知識的速度特別快,對學習也有了積極性,現在已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一年級學生了。
在這個案例中,劉博士給到家長們一個概念:不要等到問題出現再去想辦法解決!
平日里,家長就可以從視、聽、動三個方面去輔助孩子成長,盡可能把落差的能力提升上來,只要當能力均衡的時候,孩子的學習及行為表現才會優秀!
在家里,爸爸媽媽也可以觀察測試下孩子的視聽動學習能力,并且采取相應的家庭輔助措施:
1、運動能力
年齡越小的孩子活動量越大,但卻是沒有運動技巧的,比如說2~3歲的孩子常常會上躥下跳,坐不住,而隨著年齡增長,如果孩子的運動能力有在同步提升,他的活動量會相對減少,開始坐得住,但運動的技巧卻提高了。
比如我們去看一個7歲的孩子,如果他的活動量有5歲孩子那么多,而運動技巧卻很低,像一個5歲孩子那樣在玩耍,那么他上課時就一定會出現好動坐不住,思想無法集中的問題,同時也無法配合老師和家長的指令。
? 訓練方法:
碰到這類孩子,家長就需要適度增加他的運動量,當量有了一定的累積,才會有運動技巧的提升,那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動得少了,技巧卻高了。屁股開始坐得住,能夠聽從老師或家長的指令,懂得配合了!
2、聽語能力
對于一個7歲的孩子,我們可以讓她跟著念數,比如35860127,如果一次能念到8個數字,就表明她有7歲的聽語能力。如果孩子聽語能力不及同齡人,在課堂上往往會聽了后面忘了前面,同時因為聽不多所以說不長。久而久之,自然就會走神開小差,這是“聽語能力”不足而產生的不專心,聽不完整,更不用說去理解了。
? 訓練方法:
碰到這類孩子,家長應增加孩子聽、說、背、唱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盡可能創造一個多語言的家庭環境,同時創造機會讓孩子自己多說,逐漸拉長他聽的廣度和說話語句的長度。
3、視覺能力
如果孩子經常在閱讀時出現增字、漏字、跳行、顛倒等問題,那即說明他的視覺能力是沒有達到該年齡層應有的水平,同時視覺能力不足的孩子,對文字的記憶、理解都會產生影響,以致于寫作業拖拖拉拉。就平時在課堂中很常見的現象就是,有的孩子看一次黑板能抄寫三個字,而有的孩子看三次黑板只能抄寫一個字,還會抄錯。抄寫句子的時候也是,抄到后半句已經不記得前半句寫的是什么了。
?訓練方法:
碰到視覺能力較弱的孩子,素描、剪紙、走迷宮、著色都是很好的訓練方法。在此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在教材的難度選擇上,以孩子的實際能力出發,選擇適合他能力的教材。如果選的教材難度>孩子的能力,孩子做不來,就會不愿意去做。如果選的教材難度<孩子的能力,教材太過簡單,對于孩子的進階沒有幫助。所以說,適合孩子能力的教材難度至關重要。
劉博士小課堂:
孩子學習及行為上的問題不是一日造就,孩子的能力也是年年不一樣。
■ 三歲前的孩子:早期預防很重要。要以感覺動作能力為主軸,繼而進行聽語的刺激,最后是視覺辨識能力的鍛煉。以這三個順序循序漸進,夯實孩子的能力基礎。
■ 三歲后的孩子:孩童說、寫、讀、算的能力是在入學前長期發展、累積綜合的結果。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其說、寫、讀、算的能力需要年年提升才能跟得上相對應的課業,這有賴于視、聽、動能力的平衡發展以及生活經驗的不斷累積。能力到達年齡了,孩子在學習和行為上的表現才會良好。
大家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下一篇劉博士將和大家分享“如何快速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