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孩子的心理狀態由于孩子所處階段的身心發展不平衡,導致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我們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幫助孩子合理地對待各種事情,預防抑郁癥。
案例一: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朋友家孩子有輕度抑郁癥,但是每天只要不是寫作業,就是睡覺,在課堂上發呆,一回到家,孩子就坐立不安,無法集中精神學習,而且經常因為小動作做出很多意外。我的朋友每天都愁眉苦臉,因為她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得越來越不穩定,經常無精打采,做什么事情都沒有精神,以前玩游戲都可以坐上一個小時,現在玩手機都可以一整天,孩子話不多,而且脾氣越來越暴躁,動不動就跟父母吵架。朋友感覺很無助,也想要找到一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幫助孩子。
通過幾個月的咨詢,朋友幫助孩子找到了沉迷手機游戲的原因,并且給孩子制定了每天玩手機的時間表,希望孩子做到心中有數。
1.孩子會因為玩手機游戲影響到學習成績,從而導致厭學。
根據孩子接觸手機游戲的時間長短,一般情況下來,接觸手機游戲的時間長達達兩年,從接觸手機到完全放不下,可以說是孩子對整個學習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成績。
孩子厭學的主要原因:
1.父母從未給孩子足夠的愛,致使孩子依戀父母。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無暇照顧孩子,或者認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責任,放任自流,跟孩子缺少溝通,沒有正確引導。或者是父母嚴格要求太高,讓孩子產生惰性,自己不想做,
有的孩子會因為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學習自覺性差,缺乏學習興趣。這樣的學生在學校上學,一旦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害怕去學,慢慢地產生厭學情緒,覺得學不進去,產生厭學心理。
2.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夠認真聽講。
有的學生上課走神,不認真聽講,東張西望,對老師的教學內容根本不感興趣,回到家中,不能認真的完成作業,一旦考試成績不佳,反而又不愿意學,導致影響到孩子學習成績。
3.缺乏自信心,學習上也沒有自我效能感。
有的學生的自信心來自于失敗的經驗,這些學生的家長對孩子過多地指責、批評,使得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但家長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學習情況,甚至不重視孩子的學習,孩子因為害怕成績不好受到批評,考試的時候又特別沒有自信心。
這樣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打游戲打得好的話,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可,但是一打游戲就容易失敗。學習成績不好的話,就容易得到同學的嘲笑,特別容易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特別容易受到老師的譏諷和批評。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缺少父母的認可,就會通過打游戲來逃避現實。
因此,父母要避免孩子游戲成癮,就應該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如果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就要為孩子尋找替代品,讓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的事情,例如:幫孩子報興趣班,帶孩子一起運動,或者一起閱讀等。
4.父母應該多陪伴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好的陪伴就是家庭成員相約,父母和孩子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像朋友一樣交流,像是朋友一樣相處,這很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因此,父母要努力工作,及時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和孩子一起享受快樂,這樣孩子也會更加地親近父母,學會去表達自己的喜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這樣就會遠離手機的誘惑。
4.父母可以多帶孩子進行室外運動
親子活動是最好的溝通交流,父母要多與孩子一起參加戶外活動,增進親子關系,這樣孩子就不會整天沉迷手機,家長也能在游戲中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游戲結束后孩子自然就會放下手機,與父母拉近距離。
但是在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言行舉止,不要玩手機,特別是玩手機游戲這種低齡孩子,更要重視親子互動。
5.父母要以身作則
在孩子的面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孩子,父母如果整天抱著手機,不陪孩子說話,孩子也會認為手機是最重要的。
孩子會認為手機是最重要的,父母在玩手機時,孩子也會認為手機是最重要的,這種心態就會影響孩子。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孩子有了更多的生活,孩子在手機中獲得的快樂遠比手機更加寶貴。
三、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很多習慣都會影響孩子,如果父母愛玩手機,孩子自然也會玩手機。家長做什么孩子自然也會學著玩。父母在家里,無時無刻的玩手機,孩子自然也會學著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