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做什么事都不愿意配合父母。
孩子叛逆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他們想要掙脫父母的管束。
孩子們想要獨立,想要探索,渴望獲得自主,這些孩子不聽話就會讓父母感覺很崩潰。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為什么孩子不聽話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自主意識越來越強,想法越來越多,而父母們依然把他們當小孩一樣管束,依舊像個“巨嬰”一樣,想讓他們就像個小寶寶一樣。
孩子不想做這件事,就意味著孩子進入了叛逆期。
進入叛逆期的孩子,為了證明自己長大了,試圖擺脫父母的控制,所以他們在這個階段總是喜歡說“不”。
其實,他們是在表達自己長大了,渴望獨立,想要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
但是因為孩子還小,又是閉鎖的,不懂得怎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會用一些行為,以此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那么,作為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管理",叛逆期也要避開這兩個“雷區"呢?
首先,父母要學會放手,
讓孩子獨立自主去完成"情緒管理"。
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思考"情緒",父母只需要在一旁協助就好,比如孩子覺得難過時,父母可以給孩子安慰鼓勵,孩子認為自己成功了,就會對自己更加的自信,也能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同樣的技能。
其次,父母要了解"情緒管理"的四個步驟,并且能在孩子發脾氣時及時進行溝通。
1、覺察自己的情緒
人都有情緒,父母也是,很多時候我們在工作中難免會有一些不順心,剛好在遇到壓力時,家里人會安慰我們,這時孩子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失落感,也會被安慰者情緒所感染,使得他的情緒變得更加穩定,因此也就會用同樣的情緒對待周圍的人,或者直接將情緒發泄到父母身上,進而使得父母的情緒也變得越來越失控,從而引爆孩子的情緒。
當父母面對孩子的情緒時,需要及時的了解情況,然后才能進行有效的解決。在溝通時,也要通過孩子的心理來進行恰當的溝通,避免孩子的情緒成為影響孩子的因素,進而讓情緒最終爆炸。
2、覺察孩子的情緒,不發火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脾氣差,很有個性,就想要馬上給孩子糾正,可是父母越用力,孩子越不愿聽話,這樣的方式是錯誤的,而且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這樣會讓孩子更加不聽話,用發脾氣來應對。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情緒, 以觀察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情緒不高,就耐心的觀察一下,如果孩子情緒低落,父母可以用唱歌的方式幫助孩子放松下來,如果孩子情緒低落,父母可以選擇和孩子去散散步,讓孩子發泄一下情緒,再心平氣和的與孩子溝通。這樣,父母和孩子之間就能更加了解彼此,并且不會吵架,孩子也就不會因為父母對自己的不滿而脾氣暴躁。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首先應該做的就是以身作則,孩子往往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到孩子。父母是什么樣子,孩子就會變成什么樣子。如果父母經常發脾氣,動不動就動手打人,那么孩子也會模仿他們的父母,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成長。
2. 不要把負面情緒當作發泄口頭禪
有些家長平時不喜歡與人溝通,甚至不喜歡開口說話。可一碰到事,他們就喜歡將負面情緒隱藏起來,沉默不語。
其實,這樣的家庭氛圍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有些孩子的負面情緒是自己一個人壓抑的,而有些孩子是父母的復制品。
所以,家長朋友們要學會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被負面情緒左右著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如果孩子早戀了,家長該如何引導呢?
1. 以積極的情緒打消孩子的戀情
對于孩子早戀的問題,家長千萬不能直接去罵他,甚至還要找對方家長告狀。而是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用積極的態度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讓孩子能夠真正地認識到早戀的利與弊。
父母也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樣的愛才是最好的愛,最重要的愛應該是給孩子更多的陪伴,而不是施加一個錯誤的引導。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的叛逆。
2. 要注意溝通方式
處于叛逆期的孩子,他們往往會覺得父母不理解他們的想法,在他們眼中父母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父母都是以父母的權威身份,認為自己就是對的。所以父母首先要注意溝通的方式。在孩子的腦海中會有無數個想法,父母不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在叛逆期也會心里不舒服。所以父母應該在溝通時注意自己的態度。
3. 多傾聽
父母要注意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太過于強勢,也不要過于強勢,而是要多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了解孩子的現狀,真正能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走出叛逆期,回歸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