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孩子出現焦慮怎么辦?心理專家教你如何緩解焦慮
高三一年,轉眼就接近尾聲了,今年的孩子們從身體的各個方面逐漸進入了青春期,心理開始發生了變化。
經歷過高三的孩子,一心想要考上好大學。經歷過高考的孩子,一心想要考上好大學,卻因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甚至出現自殘自殺的行為。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面對高三孩子出現的焦慮心理,有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法呢?有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呢?
最近幾年,我接待了很多高三生的個案,就有考生和家長問到我關于孩子考前焦慮的問題。
有位家長說,“我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了,萬一考不上怎么辦?考不上怎么辦?考不上怎么辦?高考之前那緊張的復習,考試前的準備,到底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確實,在高考前,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焦慮,實際上是對自己的未來的一種擔心和焦慮,此時,我們就不要說任何人說什么,即使說得再好,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比如說,我兒子上高三的時候,真的非常的緊張,他有一次在看英語的時候,發現自己看的英語字特別的好,于是就想著這次考試還能考出好的成績,自己寫得更好,果然如此,當然,結果可想而知,很快功夫全都會占據我們的內心,因為他寫完了幾乎所有的內容,字都清楚了,也就接受了。
從考試的畫面中,我看到了他一直的努力,也就開始了他的學習之旅。
隨著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對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作業,還要完成家中的很多家務,時間就是晚上十一點多了,我們又開始了周末的家庭作業,并且還要報了一個英語角,英語班,中午還要練習幾個小時,有時白天要上一個小時的網課,如果沒有完成的話,晚上就不上課了。
慢慢的,每天都是這樣過的,起早貪黑地學習,周末還會拿著幾個小時的試卷,上各種補習班,這樣的學習節奏,對于小宇來說,完全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狀態。
一個月過去了,作業總是堆滿了整個屋子,連星期天都沒有休息日,小宇的媽媽都說他學習成績不好,還不想讓他去上補習班。但是小宇現在根本就沒有心思學習,滿腦子都是游戲,也不想和媽媽說話,也不想跟同學外出活動,如果媽媽強迫他去上學,他就會以死威脅媽媽,所以小宇媽媽對小宇的情況感到非常的焦慮,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表現都和成人可能有所不同,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想要獨立的想法,如果此時沒有給予他們相應的引導和教育,他們很可能會產生很多負面的影響。比如厭學、叛逆、抑郁等,甚至還會產生自殘行為,自傷自殺等行為,也因此變得不聽話。
而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不再像小時候一樣,什么都聽父母的,有時甚至直接就反抗父母,或者直接就和父母對著干,叛逆的情況經常發生,有的孩子甚至在父母的壓制下,直接跳樓自殺,這樣的悲劇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那么,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和孩子正確的溝通呢?
一、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為什么有的家長面對孩子叛逆,總是打罵教育,但是卻沒有效果呢?
原因就在于家長并沒有做好情緒管理,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沒有做好情緒管理。
家長的情緒管理不當,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首先就是情緒管理能力的下降,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會變的越來越叛逆,不聽父母的話,什么事都要和父母對著干,這樣的話就很容易讓孩子走入歧途。
所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父母必須要做的,不是嗎?
二、學會引導孩子換位思考,讓孩子明白道理
教育孩子,父母和孩子都是平等的,所以要想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就要先學會理解孩子。
為了讓孩子聽話,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想一想,孩子為什么會對大人說的話無動于衷,當孩子與大人意見不同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提出建議,但不強迫孩子聽從自己的建議,讓孩子去思考自己的想法。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09: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