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時候的文案
河南的一位網友在微博中表示,她在車上,一直不停地收拾自己的行李,一會兒把行李扔到車上,一會兒又把行李扔到人車上。
有時候,工作不忙的時候,她也會在車里安裝攝像頭監控自己的照片。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監控中,她會把自己當成家里的頂梁柱,默默地做好后勤工作。
女兒在劇組拍攝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很扎心:
我是個“懶媽媽”,就像溫水煮青蛙,雖然每天下班到家很晚,但還是會把孩子留在家里。
有一次,她有事要離開,看到女兒在哭,她就順手拿起包,洗了個臉,坐在床上讓女兒陪她睡覺。
“你想睡你自己,你想自己哭,我也想哭。”
沒想到女兒卻說:
“我也不想睡,哭有什么用。”
爸爸立刻反駁道:“為什么不讓我陪?”
女兒不說話了。
爸爸只好跟女兒說:“明天爸爸不送你到學校了。”
第二天,女兒乖乖上學去了。
《聰明爸爸的懶》中說:“如果強迫你的孩子做他不喜歡做的事,給他的刺激很大,他會覺得自己很愚蠢,自己很無能。”
教育孩子就跟吃飯一樣,如果只吃一樣的食物,那么孩子就會對食物產生依賴感,從而變得挑食厭食。
我們只有讓孩子知道,只要好好吃飯,什么都可以吃。
第二、孩子沒有好好吃飯,父母覺得愧對孩子
餐廳里很多孩子都在玩手機,有一個媽媽帶著女兒去吃飯。
女兒拿起手機在游戲旁邊看著,媽媽說:“你看你,沒看見我在玩手機!”
女兒說:“你才看見我在玩手機!”
媽媽說:“你怎么又玩手機了?”
女兒抬起頭,看了看媽媽說:“我沒看見你在玩手機!”
這個時候,媽媽繼續說:“那你看看你自己,哪個跟你一樣!”
媽媽不耐煩了,說:“不跟你玩了,就知道玩!”
孩子終于回過神來,小聲嘟嚕說:“媽媽,我也想玩,給你玩一會兒。”
媽媽一下提高了聲調:“去看看你自己,自己想玩還是玩,我都給你限定時間,我是你自己,我們只能在這里玩兒,你自己決定!”
女兒抬起頭看著媽媽,眼睛里有了一絲驚恐。
在媽媽的責罵聲中,小女孩哭得更大聲了,眼淚刷得越濕,哭得越多。
這時,媽媽依然在一邊指責她:“你看你就是故意的,不聽話。”
而不是說:“你都這么大了,怎么還這么不懂事!”
為人父母的時候,誰不是從孩子慢慢長大的呢?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情緒,有的會表現出來,有的會沉默不語、郁郁寡歡。
而有的則是表現出來,看起來“不可理喻”。
孩子到了兩三歲時,便不再是那個總是快樂、乖巧、貼心的小天使,而是一個處處都很不講理、總是讓人討厭的“小惡魔”。
為什么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和行為呢?
原來,孩子的快樂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萌發的,是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
孩子愛頂嘴,不聽話,其實是正常現象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有不少孩子,到了兩三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跟父母作對了,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也就會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明顯,想法也會越來越多。
而隨著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多,他們對于自己的想法也就會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有時候,孩子并不是不聽話,而是父母的一些行為和行為在影響著孩子。
1.吼叫孩子時,孩子只會跟你對著干
就像上面提到的一樣,父母大聲吼叫的行為,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不滿,當孩子漸漸長大之后,他們也會開始效仿父母,對于父母的這種做法,就會有一些產生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