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醫學上叫什么?叫“話多”
,是目前醫學界對于自閉癥等各類精神心理障礙疾病的特征,對診斷孩子疾病存在一定的共識,然而近幾年來,我們的國內對自閉癥疾病的“認識”和“科學”似乎卻沒有那么廣泛。
“關于自閉癥,有一個很大的誤區,認為兒童要有高尚的個性,要學會與別人交往,要說話,但是自閉癥的兒童就不能這樣。事實上,如果孩子不能夠正常的交流,那他也有可能是自閉癥。”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馬揚說,他還碰到過一個8歲的小男孩,名叫洋洋,洋洋的父親是一名資深的兒童精神科醫生,他和洋洋的母親就是通過他接觸到的這個孩子,接觸到的第一個孩子,也就是洋洋。“他非常活潑好動,一刻也停不下來,每天都能安靜的坐著,高興的時候會笑,不開心的時候就會鬧脾氣,叫他的時候他不會停下來,不管是打電話還是玩玩具,總是很大聲,而且還踮起腳尖,笑瞇著小聲,不跟人說話,也不回頭看人。”
馬主任說,洋洋是一個特殊的孩子,“有時候他做一些動作,無論是跳躍還是飛翔,都很有興趣。但是說起話來卻頭是道,聽他說完以后,我一直重復說好幾遍,他就會很開心,因為他聽的多了,他就會把它當成是一種快樂的情緒體驗。”
洋洋平時在學校里和同伴們也相處得很好,但是,最近一個月,馬主任好像沒有任何的感覺,學校老師說,“這是典型的自閉癥!”馬主任詢問了一些家長,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交流障礙,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太會說話,別人問話都會湊著看,而且不會用手指指物。
馬主任介紹,目前太原市在醫療資源方面,已經開展了超過一半的兒童康復訓練,但目前自閉癥的治療方法還存在較大問題,很多孩子不能被及時發現,也無法得到有效的干預治療。
“自閉癥是一種先天性疾病,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目前由于大腦發育異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各種功能障礙都會出現,如社交障礙、語言障礙、行為異常等,部分家長選擇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心理治療等方法進行康復訓練,并沒有發現明顯的異常。”
馬主任告訴記者,一些藥物治療過后會起效,但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不良反應反應,比如惡心嘔吐、心慌手抖、情緒低落、精力不集中等,部分孩子無法忍受,但有部分孩子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逐漸恢復正常。
因此,家長應特別關注孩子在青春期出現的一些行為變化,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給予適時的心理支持。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往往都是因為親子關系出了問題。”馬主任認為,有些家長將孩子的不好的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怪罪到老師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獨沒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
玩手機、玩游戲、賴床、不愿意寫作業,大部分都是因為父母的錯誤教育。孩子沉迷手機、玩游戲,父母是無法杜絕的。
手機和游戲本身的問題,從來都是父母的問題,只是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
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孩子使用手機的時候,教會孩子如何正確使用手機。
01
手機和游戲本身,并不會毀掉孩子
其實,沉迷手機游戲,是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欠缺的能力。
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只有在精神上、在身體上都健康地遵循了健康的游戲規則,才有可能會在生活中取得成功。
為了滿足自己的愿望,或者是想要別人對自己的認可,很多孩子會選擇去玩游戲。
他們從游戲中得到的快感、滿足感,遠遠高于一切。
尤其是游戲中的升級打怪,更容易讓他們上癮,有了上癮的壞習慣,最后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實際上,在如今時代和未來的發展中,學習和游戲并不是唯一的一個可以被替代的角色,但并不是唯一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