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幫助孩子學前焦慮呢?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會開始對學前班產生焦慮。
幼兒園時,孩子會覺得幼兒園就是家里的小小社會,沒有了父母和老師的管教,很多孩子會變得焦慮不安,難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方面,我們不可能給孩子灌輸太多的知識,只給他選擇了適合他的,是最好的。另一方面,我們要及時地關注孩子的情緒,安撫他的情緒,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01 班上有位家長就是這樣的,對于那些小學階段很優秀的孩子,在入學前就反復地在幼兒園門口徘徊。
開學第一周,她很焦慮,非常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她沒辦法安撫孩子,只好請假回家告訴孩子老師。
放學后,老師批評孩子就跟老師說:“孩子還沒有上學,老師管不了,讓家長陪讀吧。”
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她帶著孩子來了。
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哄好,她送去上學,結果孩子就開始打她,說“媽媽不要,我不想上學”。
她發現被打被罵后,孩子并沒有出現身體不適的表現,反而還能乖乖上學。
后來孩子被送去了醫院,醫生詢問了解情況后,得出結論說孩子不是身體不舒服,而是遇到了校園霸凌。
女孩說老師沒有打她,并不是他不聽話,而是被打的那個孩子,她沒有反抗。
所以女孩表示這個時候老師會給孩子換一個班級,女孩回去上學才好些。
聽到這個消息后,大家都愣了一下,還以為這是一個孩子的問題,沒想到這位媽媽如此反應,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不可能一直被欺負,如果孩子身體有問題,一定要重視起來。
現在很多人都不理解這位媽媽的做法,他的做法其實很極端。
曾經的那個被霸凌的女孩兒,她真的非常的優秀,最后她考上了北大。
她是怎么樣的?她的經歷和遭遇讓我們大吃一驚,原來我們之前還沒有遇見過這種事兒。
還有另外一個小女孩,就沒有這么幸運。
她就剛好是被霸凌的對象,但因為她被同學孤立了,也沒告訴父母,最后還是沒有通過她的電話報了警。
最終導致了慘劇,但是這件事卻真的太遲了。
這個孩子,被霸凌已經到了一個月,如果家長再不及時制止,后果將不堪設想。
我有個同事,當時孩子在一個重點高中念高三,距離高考只有8月的時候,她的媽媽走了,她就被送到了我這里。
有一次,她媽媽說孩子的成績下滑了很多,還好幾次考試都是倒數第一,而且朋友還專門給她打電話,要求他在上學期間不能玩游戲。
她說:“兒子成績下滑這么嚴重,我怕他高考完就完蛋了,到時候他還是一個學渣。”
直到現在,她都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有什么困難,也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才能幫到孩子。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給這位媽媽的信》,其中寫到了一個母親對孩子“要求太高了,這件事情壓力太大了,我沒有時間玩,現在就給孩子時間玩兒”。
我很贊同,一個母親對自己的要求就很高,但是她和孩子的互動質量,與她的學歷高低直接關系不大。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能夠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促進孩子學習,也能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
實際上,無論是哪個母親,都很喜歡玩親子游戲。
因為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戲中,孩子可以釋放她的各種情緒,調節她的心情,提升她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
而玩游戲就不同了,在游戲中,孩子們可以通過完成任務的方式,培養他的各種能力,而不是單單靠游戲來進行學習。
并且游戲可以幫助孩子們管理自己的情緒,使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
所以,當孩子沉迷游戲時,我就會告訴他們:要玩游戲,可以,但要控制好時間,而且玩的時候要有時間觀念,不能過長,打了游戲后,要有時間觀念,在規定時間里,完成什么任務,而不是沒完成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