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直努力學但是不見效果(孩子很努力的學,可是成績上不來怎么辦?)
有很多家長來向我咨詢同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家娃看上去特別努力,但是學習成績卻并不好,甚至還在倒退,這是為什么呢?應該怎么辦?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這個現象在筆者的教學過程中其實很常見,要說原因也簡單,就是很多人下意識把學習認真與成績好劃等號了。其實不然,學習認真只是成績好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想要學習好除了認真還需要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各位同學和家長一定要警惕認真地“無效學習”,如果學習是無效的,那再認真對學習成績的提升很難有很大的效果。以下是無效學習的3個常見的特征,分享給大家。
1.寫作業很認真,對于作業內容卻一問三不知
有很多同學,他們寫作業非常積極。每天放學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字跡清晰、內容完整,幾乎不會出現完不成作業的情況。
但他們的成績卻依然沒有起色。這很大可能是因為他們把寫作業的目的就是“寫作業”,而不是思考,機械地寫作業并不能給我們帶來提高,在寫作業的過程中通過思考對所學內容有更清晰和準確的認知才是寫作業的目的。
這類同學的特征就是寫作業很積極,作業很工整,但你問他都寫了啥或者讓他去做題,他整不明白,他們覺得只要寫完了作業,就完成了任務,至于自己是否掌握了新學的知識點,他們不考慮。
2.表演型學習:花足夠長的時間坐在書桌旁卻神游天外
還有一類很常見的學生,他們常常在書桌旁一坐就是一天,課間、周末也不出去玩,但成績卻依然沒有起色。這類同學,我們可以統稱為“表演型學習者”。
表演型學習者在外人看來,他們一整天都在書桌前忙忙碌碌,但是事實上,他們人雖然在書桌旁,但大部分時間卻沒有用來學習,而是用來開小差、走神,他們熱衷于坐在書桌前營造一種“我學習很努力”的氛圍,讓外人也以為他們很努力,其實這是騙人騙己。
3.死摳型學習:解一道題花費太多時間
當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題,你會怎么做?
大部分同學會選擇的做法是:努力想,想個十來分鐘,想不上來,就先略過,去做其他題目。
而有些同學卻不是這么做的,他們遇到難題的做法就是死摳,直到想上來為止。這當然是一種很有毅力的表現,卻忽視了學習時間的分配。
死摳型學習者往往會在一道題目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導致其他內容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比如你看著他學習到晚上12點,非常努力,但實際上他一晚上只做了兩道題。
這樣做的學習效率非常低,死摳一兩道題的做法不可取,我們需要先進行學習時間的分配,合理利用時間,才能高效率學習,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