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 母親沿街追打
山東德州,一名快30歲的母親帶著3歲的女兒,因孩子調皮而自責和懊惱,在鄰居家大聲吼了女兒后,竟撂下一句話:以后誰敢欺負你?我今天就趕緊回家!而母親則低聲細語地說著:寶貝,以后我會多給你錢。
前幾天,一位母親與網友聯系的新聞讓人痛心。一位母親為了阻止孩子不長時間上網,拿了水果刀,把水果刀飛到自己的兒子的手腕上,兒子嚇得縮成一團。令人痛心。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女孩在上網課時偷偷玩手機
今年5月,一位父親在網上發布了一段讓人后背發抖的視頻,視頻中孩子玩著手機,就陷入了網絡成癮,父親的態度極其不耐心,對著孩子一頓批評,最終導致孩子有了跳樓自殺的悲劇。
這個男孩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手機被沒收了,也從去年開始,除了寫作業的時候看手機,其余時間全部都是在看手機上面,完全無法自拔。
除了父母最擔心孩子在網上玩什么游戲,現在網絡四通八達的信息更加容易辨別是非,自制力又很弱,很容易沉迷其中。
對于網絡游戲,從游戲廠商到專家的演變成了一種商業模式,也就意味著每一個廠商都有可能會有相應的產品的相關政策。
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了,一些廠商為了滿足自身的娛樂需求,下意識地添加了一些不適合兒童的APP,讓孩子沉迷于此,而不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這就導致了,很多家長因為不喜歡小孩而不喜歡小孩,更不喜歡《步步高教育》。
而現在還有更加先進的教育理念,我們也不能忽視手機對孩子的重要性。
根據我們十年前接觸過的教育孩子的經驗,小孩厭學之所以會厭學,其實是在一種消極對待學習的心理狀態下。
其實家長也要懂得學習的規律,在自己的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時,也不要過于緊張,可以帶孩子多接觸課本知識,了解學習的規律,知道什么才是正事。
只有自己的孩子自己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知道自己需要學習,他才不會厭學。
這類孩子通常是受到老師家長的重視,覺得老師講得都是對的,覺得老師上課都是講新知識。
而這一類孩子,有的表現是:上課不聽講,喜歡搞小動作,睡覺,和其他小朋友玩不亦樂乎,回家以后做作業什么也不做。
這樣的孩子家長要注意了,可以從孩子以前的一些興趣愛好,發現孩子感興趣的東西,逐步的把孩子從對學習的厭惡感中拉出來。
家長要鼓勵孩子學習,但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應該讓他學會為自己負責,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孩子成績差,可能是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
現在的孩子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然不能光看學習成績,還要看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比如孩子的基礎知識是否牢固,孩子在學習中是否有針對性,是否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等等。
所以家長應該為孩子做好學習規劃,學習計劃應該做什么,學習方法要因人而異,有人幫助,有人幫,但總體上是做好后勤保障,給孩子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平穩的過渡,輕松迎戰。
父母如何避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1、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
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孩子暫時落后,那就坦然接受,積極追趕。
2、學習習慣的養成
家長要督促孩子做到學習主動,不拖拉磨蹭,有自己的學習計劃,預習復習計劃,及時完成作業,不懂的問題及時記錄,發現疑問及時解決。
3、與孩子進行溝通
面對孩子的期末考試成績,家長應該擺正心態,坦然面對,不能“唯成績論”,要明白成績的提高并非是一蹴而就,是一段漫長的學習過程,所以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讓孩子在與老師、同學、家長的相處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提高學習的興趣,從而慢慢樹立信心。
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孩子成績的好壞與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質有關,家長要在生活中正確引導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這樣孩子在今后的學習中才能夠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心態,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1、對孩子合理的要求,獎懲分明
孩子的學習興趣父母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不能過分地追求分數的高低,讓孩子知道學習不是只要分數就能夠應付的,對待分數的認識更加準確。而是應該針對不同孩子,對待學習成績的不同,對待分數的不同態度也會導致孩子不同的成績。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而有些孩子在面對成績時會有較強的抗壓能力,不能說孩子的成績也就代表著父母本身的教育是成功的。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應該是多樣化的,只有對孩子夠負責,孩子才會在日后的生活中做得更好。
當孩子面對失敗時,家長應該做孩子的“腳手架”,幫孩子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失敗的原因,并且幫孩子去解決這個失敗的辦法。這時候孩子的自信心、安全感和自信心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也能夠更好的接納自己的不足,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