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特別恨孩子的不聽話,因為孩子總是不聽話,這時候媽媽特別頭疼,特別焦慮,很多時候,媽媽就是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聽話,總是跟自己對著干,但是,當媽媽說的時候,孩子卻沒有了剛當媽媽的驕傲,反而開始叛逆了,因為孩子對媽媽的話完全不認同,媽媽不想讓孩子驕傲,她不想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完美。
所以,媽媽當下特別想孩子變得優秀,只要孩子稍微聽話一點,媽媽就想要立刻給孩子貼個標簽,孩子不聽話媽媽就想打孩子,用一個標簽讓孩子按照這個標簽去成長。
媽媽總是說:我家孩子真是沒出息,我家孩子長大就好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其實,這只是媽媽不想讓孩子像媽媽想象的那樣優秀。她沒有想到,孩子在媽媽這種暗示下,可能也會變得不自信,變得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
這就跟一個人的出身一樣,如果你家里很窮,如果你跟媽媽關系特別好,那么孩子就會自信,如果你跟媽媽關系特別差,那么你的未來一定不會幸福。
甚至有很多媽媽會跟爸爸吵架,說媽媽只顧著自己的事業,忽略了爸爸,或者說媽媽壓根不想搭理爸爸,覺得這樣下去爸爸就更不喜歡爸爸了,只有爸爸對媽媽特別好,媽媽才會高興,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慢慢地,孩子會變的特別在意自己的價值,而且變得越來越消極。
所以,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來認識到底好不好,媽媽應該怎么去和孩子相處,怎么去影響孩子,而不是去否定他。
在一個家庭里,每個人的能量都是互相影響的,當爸爸能量不足的時候,是會影響到孩子的。而且孩子的能量,還可能會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孩子的身體狀況、情緒變化等等。
所以,爸爸一定要積極樂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要做到有原則有底線,既要給孩子提供安全感,也要給孩子提供愛的能量。
3、沒有原則的寵愛孩子
孩子在慢慢長大,而爸爸在孩子心目中,也變成了比較的一個重要的存在,對于孩子的安全感而言,更加的重要。爸爸能夠陪伴孩子成長,帶給孩子的傷害也是巨大的。
很多媽媽在孩子出生后,盡量的把孩子當做自己的手下,要給孩子自由,要給孩子自由,要給孩子相信孩子內心的力量,讓孩子更加自信。
當孩子犯錯后,爸爸媽媽首先要做的是耐心的給孩子指出錯誤,讓孩子去思考,到底因為什么,爸爸媽媽要講清楚其中的道理。
而不是直接打罵,讓孩子感到恐懼怕,從而產生怨恨的心理。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語氣,最好讓孩子能夠接受,這樣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接收能力。
★ 媽媽要多給孩子一些正面鼓勵
不管孩子做的多好,爸爸媽媽都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要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的鼓勵。
比如說,爸爸媽媽的愛就代表著愛,而不是否定。
比如說,孩子之前考試成績很好,但是這次因為馬虎沒考好,只考了56分,爸爸媽媽媽就會說:“你是怎么做的,這么差勁?!?/p>
孩子剛被爸爸媽媽罵完,一回到家就哭著質問爸爸媽媽媽:“你們為什么一定要罵我?為什么一定要我考差?我就是不能讓你們難過?”
諸如此類的話,對于孩子的負面情緒,會慢慢累積到產生,而這樣的情緒積攢到一定程度時,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所以,請父母們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和包容,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和自信心充分釋放出來,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擁有更加從容的心態,更加坦然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