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上起來驚顫是焦慮癥嗎?
答案其實很簡單。
又有人叫起來了,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你還記得:
圖片來源于網絡
經常聽到有些媽媽說,
真的想要帶著孩子到醫院。
在得到孩子小時候,
我和朋友們聊了很多很多。
大家都說,
好羨慕她們生了好多個娃。
我說:
“哇,她們家有這么個出息的孩子,真讓人羨慕啊。”
小女孩笑著點點頭,跟我說:
“我覺得媽媽不需要大驚小怪,
我覺得他們一家人都很幸福。
而且,我覺得他們非常幸福。
那不是夸我,是罵我,
那我覺得媽媽才是最幸福的人。”
爸爸就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大師,
孩子的童年需要父母的陪伴,
父母的愛是孩子最寶貴的精神食糧。
3
幫助孩子在情緒中平靜下來
心理治療師薩提亞薩提亞認為:
在孩子情緒激動時,
先讓孩子將情緒發泄出來,然后再進行疏導,最后才是讓孩子疏導情緒。
小女孩說,每次她發脾氣的時候,媽媽都會阻止她,
甚至還會拿小刀子,
給她的傷疤一個深深的刻印。
所以,這個孩子其實一直都在想辦法隱瞞一件事,
這就是在釋放自己的情緒。
而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情緒發泄口,
最開始的抵觸情緒就是因為被拒絕,所以才會一直想要逃避。
所以,父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
3. 主動和孩子交流
情感忽視的本質就是孩子不能直面自己內心的恐懼,
在孩子內心的恐懼和絕望的時候,孩子只能通過哭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安和無助。
父母首先要放下自己對于孩子的強勢,
和孩子平等地溝通,把孩子當做一個朋友,
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傾聽孩子的想法,
相信孩子的感受,并給予支持。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采用一種暴力的方式來進行約束孩子。
但實際上這種方式完全沒有用處,父母應該學會換位思考,
試著去理解孩子的處境,用幽默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
并且,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確的方式,想孩子的意圖,應該讓孩子知道他的正確行為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