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與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同等重要。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與高中教育并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只是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有較大的差異。學生只要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現(xiàn)今社會,仍有一些人因為心理健康問題而被人為地對心理健康做出誤解。被很多人誤解是在傷害他人。多數(shù)人認為,初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與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有著較大不同,建議初中和高中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尤其是初一、高一、高二的心理健康教育課。
面對“被誤解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者也要特別關注這一點。在讀高中階段,很多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都是因為“誤會”導致的。
高二是學生“心理健康危機”的高發(fā)期。但在高中階段,學生很可能因為一個壓力,或者因為某種原因而產(chǎn)生了“心理疾病”。
正如案例中的陳剛和父親那樣,對孩子有高期望。雖然他們希望孩子好好學習,但是他們只希望孩子別像他們小的時候那樣,每次考試都考第一。
如果沒有考好的話,就會有非常多的挫敗感,學習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這個時期的學生,會變得越來越叛逆,如果他們管不好自己,又會被父母、老師的壓力所逼迫。他們也會變得焦慮、抑郁、孤僻,厭學。
第三個叛逆期:12-15歲美好的青春期
孩子在12-15歲是孩子的青春期,這個時期的他們渴望獨立,又敏感,喜歡尋求完美。所以就會產(chǎn)生一種叛逆的心理。
于是就會出現(xiàn)這個階段,他們會反抗父母,會頂撞父母,這都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標志。
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行為保持寬容的態(tài)度,要多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理解孩子,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父母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也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期待,更不要用“別人家的孩子”來要求自己的孩子。
2、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就先成為那樣的人
父母帶給孩子的影響,不僅僅只是成績,更多的是,孩子的待人接物的習慣,學習習慣,為人處世的方法,都會對孩子的一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如果你還在用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他是會感受到的,他不會憑空出現(xiàn)叛逆期,因為他的變化和你的態(tài)度是息息相關的。
他的行為方式是靠著你的“控制”,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你越是嚴格,他的叛逆越是升級。
就像彈簧,家長施加壓力,孩子就會給你一種壓力。
而那些放松的家庭,父母都是輕松的,他們的關系和諧,彼此之間沒有過多的對抗,孩子就會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成長。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是非觀的時候,他就會主動去尋找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和父母唱反調(diào)。
他就會把自己的事情、做事情的決定權和選擇權交給父母。
但在青春期之前,父母一定要學會給孩子“降溫”。
這樣做,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隔閡也會慢慢消失。
01
前兩天,我去閨蜜家做客,剛進門就被女兒驚呆了。
是這樣一個漂亮乖巧、活潑開朗、大方自信滿滿的小姑娘,竟然是個青春期叛逆少年。
閨蜜跟我說,女兒從小到大,就沒有讓父母操心過。
她和老公都是211大學畢業(y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都是盡心盡力的。
但是女兒上了大學后,開始變得不聽話了。
整天就喜歡宅在家里玩手機、打游戲,玩游戲的時候,連飯也不吃,完全把自己關在房間里。
無論閨蜜怎么勸告,孩子就是不肯出來吃飯,即使把他的手機給沒收了,孩子也會大哭大鬧。
后來閨蜜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的教育方法也是有問題的,女兒剛上大學那會,還是個小學生,如今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手機,這讓閨蜜十分苦惱。
其實很多孩子在手機上癮的原因,都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關心不夠,長期的疏忽和錯誤的教育,才讓孩子開始“瘋狂”的玩手機。
想讓孩子戒掉手機癮,父母要做到這幾件事
一:以身作則,遠離手機
孩子們從出生開始,就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效仿的對象,所以,想要孩子戒掉手機癮,父母就要先從自身開始戒掉玩手機的習慣,改掉玩手機的習慣。
二:制定規(guī)則,嚴加管教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有愛玩手機的習慣,而父母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在孩子使用手機的時候,父母就要制定規(guī)則,嚴加管教,這樣才能避免孩子過分沉迷于手機的游戲世界中。
三:多陪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看看
現(xiàn)在的社會中,充滿著更多的誘惑,父母要想讓孩子戒掉手機癮,就要多陪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看,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